那些所谓的种族歧视,涉黄,暴力,究竟是过度解读还是实至名归?
最近,知名作家杨红樱的书被各个学校的图书角下架,更有甚者,禁止孩子们阅读她的书。那本在孩子们心里封神的童年书籍《淘气包马小跳》,更是被称为禁书,罪名是书里有”诱导儿童自杀”的不良内容。
在书中,主人公马小跳因为与妈妈发生不愉快,就与朋友唐飞探讨如何自杀,画风确实让人有些不适。
然而,如果你完整地把这个故事读完,你就会知道,马小跳听唐飞讲完诸多“死法”后得出的结论是——“死亡太可怕了,我要好好活着。”
很多著名的书籍、电影也会提及死亡,比如《寻梦环游记》。主人公来到亡灵的世界,在历经种种后,明白了死亡的真谛。
尽管如此,总有人喜欢断章取义,只看了个开头,就觉得它十恶不赦,它毒害儿童,因此嚷嚷着要封禁它。可悲的是,这样的人不是少数。
02
儿童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,他们尚处懵懂阶段,因此极易受到毒害,需要一柄保护伞来庇护他们的纯真。所以有人说,对于面向儿童的作品,每个标点符号都要慎之又慎。
那些毒害孩子心灵的书本,就该被禁掉。
然而,真的是书本的错吗?那些所谓的不良引导难道不是家长疑心过重的过度解读吗?有句话说的好,那些家长就像患上了道德洁癖一样,恨不得将孩子禁锢在真空之中,以免受尘世污染。
书中那么多积极的正面的内容,孩子们竟丝毫没有受到熏陶,偏偏就专挑其中所谓的“不良”的部分去学习去实操?
如果真是这样,家长不反躬自省,反而让儿童读物来为自己失败的教育背锅,难道不会脸红吗?
错的不是书,而是这些家长在孩子成长中缺失的引导和教育。
03
作为全球最畅销的童书之一,《哈利·波特》一直位于禁书榜首,理由是涉嫌“宣扬巫术”,“为孩子们对世界上真正的邪恶的了解打开了大门”。
这样的断章取义,让人无话可说。
确实,真的有不少童书挂羊头卖狗肉,毒害孩子们幼小的心灵,但是因噎废食真的不可取。
历史上被禁的书数不胜数,其中也包括许多充满童趣、富含想象力的童书。而它们之所以被封禁,却仅仅是因为人们在鸡蛋里挑骨头,找出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让它们消失。
过度的保护,只会让孩子被室外的狂风暴雨打落摧折。
在这里给那些嚷嚷着封禁书本的家长讲个鬼故事吧,那些曾经被禁的童书,如今都成为不朽的经典。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engola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文章链接:https://www.4baike.com/n/2372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