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芈月传》里,张仪凭一张嘴游说各国,混得风生水起。
现实生活中,扮演者赵立新也凭一张嘴火得一塌糊涂。

在《声临其境》中又用四国语言配音惊艳众人。
可惜,成也一张嘴,败也一张嘴。

而他的走红,也折射出娱乐圈的“悲哀”。

前段时间,“绝望的文盲”在舆论圈掀起一阵血雨腥风。
起因是娱乐圈“九漏鱼”们,频频写错字,文化水平低下,张嘴即塌房。
绝望的文盲越多,就越让网友开始怀念那些真正有文化的明星。
其中,赵立新则当属有文化里的佼佼者。

别的小朋友忙着玩闹跑跳时,他就一个人窝在房间里看书。
看到尽兴处,甚至连饭都忘了吃。
一部分原因固然是性格使然。
但更多的,还是与他的家庭密切相关。

特别是父亲,从部队退伍后,就一直在新华书店上班。
一方面父母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。
另一方面,父亲的工作让赵立新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读书。
从英美文学,到现代小说,他来者不拒。
用他自己的话来讲:“该看的不该看的都看了。”

虽说赵立新的文学功底没得说,但他的理科成绩却差强人意。
好巧不巧,他的班主任是个极洋气的英语老师,对赵立新颇为看好,她也不希望眼睁睁看着赵立新没学上。
于是她给赵立新指明了道路:考艺校。

但在父母的逼迫下,他一口气报考了北电、中戏、上戏三所院校。
父母也就是抱着试试的心态,赶鸭子上架。
谁承想赵立新还真是搞艺术的这块料,三所学校都朝他抛来橄榄枝。

事实证明,硬币还真为赵立新选了一个好去处。
进入中戏后,老师都对这个没有表演经验的小白非常看好。
甚至于老师从大一开始,就寻思着为他量身定做一场毕业大戏。

大二刚刚结束,他就以优异的成绩入选公费留学深造的名额。
也不管语言通不通,就这样,什么都没准备好的赵立新被猛地丢进了俄罗斯。
比起进修戏剧,学习俄语对他而言反而不是什么难事。
他学俄语的方式也很“便捷”——谈恋爱。

语言解决了,他的俄罗斯求学之旅更加一帆风顺。
顺利结束了学业不说,还遇上了自己的“真爱”。
在俄罗斯留学期间,他遇见了那个想让他厮守终生的俄罗斯女孩儿。
二人顺利成章的结婚领证,过得好不甜蜜。

为了争夺女儿的抚养权,赵立新打了好久官司。
婚姻的破裂让他连带着对俄罗斯的好感都跌至谷底。
恰好这时,他的机会来了。

他坐在离舞台几米开外的地方,看着台上“现代戏剧之父”斯特林堡的表演,浑身汗毛直竖。
从那时起,他就对瑞典这个国家有了很奇妙的体验。
毕业后,他上班等红灯时打开收音机,听到了播音员正在用瑞典语朗读的“斯特林堡”的信件。
这一刻,他突然被瑞典语的美击中了。

有趣的是,他刚学会瑞典语没多久,就结识了一位瑞典话剧演员。
这个演员对赵立新的演技非常看好,将他推荐给了瑞典国家话剧院的艺术总监。
经过重重面试,赵立新如愿成为瑞典国家话剧院的一名演员。

赵立新到来后,导演专门为他安排了一个角色。
虽然这个角色没有一个台词,却让他演得入木三分。
还不到一年,他就挤进了男一号的位置上。

标题一行大字颇为引人注目——瑞典“国话”来了一位神秘的东方人。
在瑞典,赵立新度过了一段相当美好的时光。
这里的人非常看重艺术,因此赵立新的地位也水涨船高,当地人亲切的地将他称为“东方之鹰”。

他在瑞典有名有利,过得好不快活。
如果不是因为一个女人,相信他会一直在瑞典待下去。

2000年,他在一个全球性的活动上认识了一位来自中国的女孩。
女孩名叫余岚,是一位瑞典留学生。
这次,她作为赵立新的翻译跟了他全程。
赵立新不知已经多久没有听过乡音了。
而眼前这个操着一口中国话,长相甜美的女孩让他感到久违的熟悉。

二人一见钟情,迅速确定了恋爱关系。
余岚家境优渥,更难能可贵的是,她的父母并不介意赵立新的过去,不介意他的婚史,也不介意他和前妻的女儿。
他们唯一的要求就是,要想结婚,赵立新必须回国发展。
在事业和爱情面前,赵立新选择了后者。

得知他要回国后,老师盛情邀约并再三向他保证,中戏必然有他一席之地。
回国后,赵立新很聪明的没有一刀将自己的退路斩断。
他在保留瑞士工作的同时,成为了中戏老师。
每年一半时间在瑞士,一半时间在中戏。

刚进中戏那段时间,他是学校里当之无愧的“最火教授”。
他的课场场爆满,甚至会出现学生翘掉其他课专程来听他上课的情况。
在当老师这方面,赵立新不可谓不成功,但他骨子里装的是艺术家的灵魂。

讲课期间,他也曾尝试排练过话剧。
奈何他在国内没名没姓,接连两出话剧均惨遭扑街。
到这儿,他才算看清国内的情况和瑞典天差地别。
在这里,除了有实力不行,还得有曝光度。
要想有曝光,就只能去当演员。

赵立新自诩是个俗人,在金钱和梦想面前,还是前者的诱惑更大一些。
2006年,他开始涉足影视界。
本以为他那么有实力,迟早会被发现然后爆火出圈。
谁承想,这一等就是近10年。

2010年,他跑到《永不消失的电波》剧组试戏。
导演滕文涛对他相当看好,大手一挥给了他男一号。
这是他第一次当主演,而此时的他已经42岁。

于是就有了后来《芈月传》中的张仪,《于无声处》中的陈其乾…他的名气越来越大。
而在塑造过的众多角色中,赵立新认为,他和张仪是最为相像的。

这是剧中张仪被人诬陷窃玉后的台词,也折射出赵立新的心境。
奈何张仪凭这条舌头说出了天下。
赵立新也想凭这条舌头说出天下,结果却把自己“说没了”。

在这条舌头上,赵立新确实吃到不少红利。
拍戏稍有点名气之后,他就立马转战到给钱更多的综艺。
2017年,他在节目《见字如面》中朗诵了一封《与妻书》。
每一处停顿,每一次哽咽,他用声音将观众感动得泪流满面。

2018年,他受邀参加一档配音节目《声临其境》。
其中,他用法语、瑞典语、俄语等多国语言给《功夫熊猫》配音。
语言流利,情感爆满。
一顿操作下来,台下观众目瞪口呆。

同时,“赵立新”相关关键词搜索量飙升,一夜之间他微博涨粉上亿。
大家拿着放大镜“考古”,发现他不仅语言天赋出众,演技超绝,履历表也相当亮眼。
娱乐圈“苦文盲久矣”,赵立新的出现无疑让网友看到了“希望”。

既然观众喜欢自己这张嘴,那就用这张嘴多捞金。
赵立新是这么想的,也是这么做的。
《声临其境》后,赵立新越发频繁登上综艺。
他曾信誓旦旦的说“话剧就像我老婆一样”,但在曝光度和滚滚金钱面前,他还是选择了“出轨”综艺。

痛批娱乐圈“不读书没学问”、“娘炮文化盛行”。
他这一番见解无疑踩在了网友们的嗨点上,收获一大批拥趸。

批一批大家都说好的烂剧,捧一捧没什么人看的好剧。
但慢慢的,他的画风变味儿了。
他不再满足于娱乐圈这块小地方,开始涉足历史领域。

讽刺国内节目“娱乐至死”,“没有同理心”。
那边受灾满目疮痍,这边一群娘炮在下作的表演。
这时候的他还没那么火,故而并未引起关注。
谁知他火了以后还是不知收敛,说话愈发放肆。

单看这条微博,网友只以为他是单纯的心生困惑,寻求解答,于是在评论区友好“科普”。

就网友的解释,他又接连发了好几条微博。
越琢磨越觉得这个人言辞之间是在为日本洗地。

按理说他应该对这段历史相当熟悉,问不出这么“幼稚”的问题。
到底是“无心之失”,还是“别有用心”,答案一目了然。

随着官媒亲自下场点名,这场闹剧越闹越大。

不考不知道,一考吓一跳。
原来,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发表过激言论了。

他以为自己是“当代张仪”,言辞之间尽显犀利。
可人家张仪“张嘴对外”,是为了解决问题。
他则是“张嘴对内”,仅为逞一时口舌之快。

能公费留学,自学4国语言的人必然不蠢。
那么就只剩下了“坏”这一种可能。

人家可不是不爱国,相反,他是相当爱国。
只不过他早早入了瑞典籍,“此国非彼国”罢了。
在他的微博里,除了贬低国内的言论,捧外国臭脚的微博也屡见不鲜。

不过他还是不死心,想做最后一扑腾。
他洋洋洒洒发表了一篇“情真意切”的道歉信。

任他再巧言令色,也难逃被封杀的命运。
只是苦了那些被他连累的待播作品。

《光荣的时代》用重金AI换脸,花光了宣传费,导致作品最后无人问津。

学艺先学德。
到头来,“艺”也不行,“德”也没有。
天价片酬、208万却随处可见。

相反,那些真正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,却泯然众人,没有拍戏的机会。
这是娱乐圈的悲哀。
又何尝不是观众的悲哀。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engola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文章链接:https://www.4baike.com/n/2375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