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思百科首页
  2. 思投稿

秦灭六国最惨烈的一战(战国时期秦赵长平之战简介)

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之一,而赵国则是山东六国之一(燕、赵、韩、楚、齐、魏)。公元前325年,赵灵王开始称“赵王”。但是此时的赵国实力弱小,常被其他列国欺辱。赵灵王曰:“无其实,敢处其名耶?”废其号,并终生不再称王。之后的赵灵王便开始奋发图强,带领国人,衣着胡服,练习骑射,史称“胡服骑射”,赵国的实力也因此增强,史称“时赵之战,强甲于三晋”。

秦灭六国最惨烈的一战(战国时期秦赵长平之战简介) 第2张

秦昭王继位后听从魏人范雎的建议,收回太后干政的权利驱逐四贵,封范雎为丞相。他采用范雎提出的远交近攻的外交策略,把斗争重点放在近旁的韩赵,对较远的齐燕暂置不顾,稳住楚国和魏国,从而“得寸即王之寸,得尺亦王之尺”。“远交近攻”不仅巩固了秦国所攻取的土地,还破坏了六国的“合纵联盟”加快了秦国统一的步伐。

秦灭六国最惨烈的一战(战国时期秦赵长平之战简介) 第4张

一山不容二虎—秦赵必有战争

赵惠文王继位之后,自号“主父”,公元前296年赵主父歼灭中山国,并且独自吞并中山国的领土。又向北方侵略胡族的土地,扩展领土千百余里。前284年,齐国吞并宋国的举措遭到其他列国的一致反对,各列国决定联合起来一起攻打齐国,齐国遭受到五国齐伐的重创,虽然可以勉强恢复国家,但是国家经济,民生遭到重创,国家实力衰落不堪,从此齐国便一蹶不振。赵国挫败了在东方的最大竞争对手的实力。赵主父死后,赵惠文王继其父之烈,渐与秦国成争霸之势,成为秦国统一天下的最终对手。

秦灭六国最惨烈的一战(战国时期秦赵长平之战简介) 第6张

1、两国实力

秦孝公刚开始继位的时候,面对秦国的衰弱之势非常痛心,于是便下令求贤,卫国人卫鞅入秦,献计。秦孝公非常欣赏,便按照卫鞅的方式实行变法。推行郡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,重视农产,出现了“家给人足”的繁荣景象,百姓富强则国家富强,百姓们安居乐业则国家强盛。经济实力壮大之后的秦国开始招兵买马,以此让国家更有实力,战国后期,秦国已经成为最强的国家。

而此时的赵国在赵灵王的带领下,开始了以“胡服骑兵”为代表的一系列改革,针对赵国的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文化等领域进行了一次全范围的变革,这一系列的变革让赵国消除了分裂的内在隐患,并且在人力,物力上得到了最优化的配置,让赵国一跃成为关东六国之首。赵国君臣睦、将相和睦,大臣忠心,武将英勇,农民生活富裕,物资充沛,将士们英勇无畏,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兵力让赵国迅速成为战国中后期的北方军事强国。赵国的崛起速度出乎各国的意料,令全天下的人都震惊。战国后期,伴随着秦国的强大,魏、齐、楚三国相继衰弱,但赵国的迅速崛起却可以与秦国相抗衡。

秦灭六国最惨烈的一战(战国时期秦赵长平之战简介) 第8张

2、双方试探

强国之后的赵国成为了秦国最大的阻碍,然而赵王为了给国家谋取更大的利益,给秦王施压,让秦王任命楼缓为秦国丞相。在楼缓入秦时,装扮为随从人员入秦考察。经过一番曲折,最终在秦王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一睹秦王风采。并且在秦王察觉之前全身而退,离别前,赵武灵王告诫楼缓,秦王为人中龙凤,要小心对待。回到宫中之后的秦王察觉到异常,便派骑兵追踪,骑兵追到边塞未果。从此,秦昭王对赵武灵王偷窥秦国这件事深感忌惮。秦王听说赵国有“和氏璧”,想要归为己用,愿意拿十五座城池来换。

赵国听后担惊受怕的,因为秦王从来不讲信用,如果把“和氏璧”给他却没有换来城池,不但没换来城池,还要被世人耻笑,这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吗?也太丢赵国的颜面了。但是如果不给秦国这块玉,又怕秦国抓住把柄,就此发兵来犯,真是进退两难。此时有人举荐蔺相如,最终蔺相如不负众望不但将“和氏璧”完整地带回来,而且没有给秦国留下任何把柄,还给赵国留下一个好名声。

秦王派使臣告诉赵王,打算与赵王和好,约在西河渑池外。赵王害怕秦王,想不去。廉颇、蔺相如商量说:“大王不去的话,秦国会感觉赵国软弱无能,有损赵国名声。”于是赵王按时赴约,蔺相如跟随。在宴会上,秦王阁种侮辱赵王,都被蔺相如以眼还眼,直到宴会结束秦王都没有占到任何便宜。而且赵国又有大量兵马在边境防备秦国入侵,秦军也不敢轻举妄动。

秦灭六国最惨烈的一战(战国时期秦赵长平之战简介) 第10张

3、战争的导火线—上党降赵

韩国是周朝末年战国七雄之一的诸侯国。韩国建立之后定都于阳翟(今河南禹州),公元前385年,韩国灭郑国之后,领土范围扩大,便迁都新郑(今河南新郑)。迁都之后的韩国地处七国之间被其他诸侯国包围,发展空间极小,而且国土有限。经常遭受其他列国的欺辱。不甘落后的韩国实行变法,加强中央集权,整顿自己的军队。变法使韩国实力加强,几十年间和其他诸侯国和睦相处,再无诸侯来犯。

但是好景不长,短暂的强盛之后韩国又开始迅速衰弱。夹在中间的韩国很快成为魏齐争霸的资本,史上著名的“马陵之战”便是围魏救韩的结果。魏齐之争后,秦楚又开始了争斗,秦国要挟韩国一起共抗楚国。到了战国末年,韩国苟延残喘地坚持着,但是公元前265年,秦国突然大举进攻韩国上党郡,韩国无力抵抗,决定将上党郡献给秦国,却遭到了上党郡郡守的拒绝,于是上党郡便投降赵国。

公元前261年,秦再次攻打上党郡,赵国廉颇领兵救援,于是便有了著名的—长平之战。

秦灭六国最惨烈的一战(战国时期秦赵长平之战简介) 第12张

两虎之战

赵国接受上党投降的态度彻底惹怒了秦国,盛怒之下的秦国开始再次攻击上党郡。

1、战争开始

赵国武将廉颇带领20万大军赶往上党,护送百姓入赵。而此时的上党已经被秦军攻占大半,郡守就剩余少量人马,便都加入廉颇军队,和赵军共抗敌人。

公元前260年6月秦将王龁攻破赵军阵地,击败廉颇,斩杀赵军四名大将。7月,赵国军队筑起城墙,仍然以攻为守,但秦军势如破竹攻破西侧营垒,斩杀赵军两名大将。赵军接连战败,廉颇决定退至丹河东岸,那里易守难攻继续修筑壁垒。此次壁垒依靠山势绵延数百里,与城门和长城浑然一体,遏制了秦军的攻势。但赵王对廉颇的一再退让表示不满,曾多次派人责备。

秦灭六国最惨烈的一战(战国时期秦赵长平之战简介) 第14张

2、一步铸成大错—赵王执意更换将领

多次攻占无果的秦军意识到不能这样下去,秦军供给较远,长久之后供给不足,便会被动。于是秦军便派使臣进入咸阳和赵国进行和谈。并且在咸阳城中散布谣言:“秦军不怕战无不胜的廉颇,唯独惧怕饱读兵书的赵括。”赵王听后,力排众议,执意更换将领。赵括虽然饱读兵书,但是却没有带过兵打仗,让他指挥大军无异于纸上谈兵。得知赵军更换将领,秦军也秘密更换战神白起领军。260年夏天,成为长平前线最高指挥官的赵括改变之前的作战方式,转守为攻,主动出击,决心收复上党。但是空有一腔热血的赵括很快就中了敌军的圈套,在没有任何支援的情况下赵括被困40多天之后决定突围,但是谁曾想他在突围中被秦军射杀。失去领导的赵军很快投降,秦军一共俘虏赵军40万人,并且其中伤亡过半。

秦灭六国最惨烈的一战(战国时期秦赵长平之战简介) 第16张

3、40万将士,一夜俱尽

赵军被俘之后,秦军假意答应他们会带他们回秦国,却在赵俘放松警惕的时候,将40万大军全部活埋,仅有240名年纪较小的赵兵被秦军放归赵国以散布惶恐,用来震慑山东六国。40万赵军,一夜俱尽。史载当时“血流淙淙有声,杨谷之水皆变为丹,至今号为丹水”。活埋40万赵俘的消息传入赵国,整个国家中“子哭其父,父哭其子,兄哭其弟,弟哭其兄,祖哭其孙,妻哭其夫,沿街满市,号痛之声不绝”

秦灭六国最惨烈的一战(战国时期秦赵长平之战简介) 第18张

两虎之争—两败俱伤

长平之战伤了赵国的经脉,四十万大军的陪葬让赵王为自己的错误举措悲痛不已。 血淋淋的教训让赵国再也无力与秦国抗衡。但是秦国的这一举措让列国看到了秦国的残忍,也为以后列国合力抗秦奠定了基础。

总结

长平之战是历史上持续最久,规模最大,伤亡最惨厉的战役。战役中四十万将士的伤亡导致赵国实力大大受损,失去与秦国抗衡的能力。这一战使秦国完全强大起来,再无强敌,更为之后一统全国奠定基础。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engola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文章链接:https://www.4baike.com/n/81652.html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