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国的众多剧种中,谍战剧无疑是起步最晚的。
1981年,王扶林导演的《敌营十八年》被不少观众公认为“我国内地第一部谍战剧”。
该剧也为后来的谍战剧拍摄提供了大量的借鉴,比如反转的剧情、多样化的场景等等。
此后,谍战剧进入“多方向”尝试状态,甚至有导演用谍战剧的外衣包裹年代故事,探索谍战剧新的出路。

并伴随着麦家、柳云龙等人的出现,谍战剧如雨后春笋,涌入市场。
有意思的是,谍战剧“走红”的那几年,剧作很多,但高质量的凤毛麟角。
今天,番叔就为大家盘点近30年国产评分最高的十二部谍战剧
12、《隐秘而伟大》2020年上线,评分8.0
《隐秘而伟大》作为又一成功的“偶像谍战剧”,看点非常多。

再者,剧中的所有角色都各具特点,并非脸谱化、工具人,比如油滑的齐副局长、恶毒的钟百鸣、可恨的赵志勇等等。
无论正派,还是反派,每个人的行为都合乎逻辑,即便是赵志勇也并非绝对的坏人,他有软肋,同时也有野心。

比如:剧中呈现出来的福安弄里,对于很多老上海人就很有记忆点,还有爱嗑瓜子的肖大头、总是在织毛衣的李队长、喜欢八卦的小喇叭等等,这些人组成的生活场景,不就存在于你我身边么?


本剧是“江山四部曲”中的第二部,也是观众最喜欢的一部。

《如此多娇》的作为反特戏,剧情很高能,其中充斥着多重侦破与反侦破,悬念感很足。

当然,剧作除了聚焦斗智斗勇的谍战故事,还揭露了一些干部没有在枪林弹雨中倒下,反而倒在糖衣炮弹中,反思的意味很足。

有人曾调侃说,“《潜伏》中的余则成来到《悬崖》当中,估计都活不过第二集。”
可见《悬崖》中的反派智商之高,尤其是其中的高彬,更是让人生惧。

当然,为了拍好这部剧,主创团队还特意来到东北,实地考察了三个月,才开机拍摄的。

张嘉益饰演的周乙,不仅要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,还要面临残酷的“职场环境”,另外,在情感上他也时刻有着牵挂。


按照紧凑的谍战氛围,这部剧的篇幅原本30集就够了,但因为很多无用的剧情,让这部剧在后期显得有点“无力”。
不过,总体来说,这部剧还是一部经典之作,即便是后来张艺谋的“同名电影”《悬崖之上》,仍旧难以超越前者。

2015年,正午阳光打出了两张王牌作品,一部是古装“谍战剧”《琅琊榜》,一部则是近代谍战剧——《伪装者》。


尤其是剧中的明家四姐弟,每个人都并非表面上那么简单,双重身份之下,都在坚守各自的职责与大义。

作为女二,她无论是在戏份、还是演技都完爆了女主王乐君,特别是她在剧中对明楼的感情,更是感动了无数的观众。

不可否认的是,只要剧本扎实、演员演技过硬,这样的尝试也并非未尝不可,可惜,自《伪装者》后,这类剧的成功案例并不多!

2002年,《誓言无声》在央视一经播出,就引发观剧潮。
同时,这部剧还拿到了第23届飞天奖的6个大奖。

而谍战、反特的故事,更是他的擅长领域。

以现在的眼光来看,这部剧的故事情节并不突出,甚至有点老套,但全剧呈现出了一种极为“写实”的风格。
尤其剧中很多的场景都成为了后面谍战“照套”的模板,比如许子风的三人反间谍小组所呈现出的“办公室文化”。

也是因为如此,这部剧对后面的“谍战经典”诸如《暗算》《潜伏》《黎明之前》等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。

同样作为谍战剧之父柳云龙的经典之作,相比《暗算》《风筝》,它诞生得有点艰难。

最初,这部剧有51集,但最终被删减成46集,删掉了三个多小时的戏份,这才顺利开播。
就连柳云龙自己都在社交平台上表示,“我尽力了,真的尽力了。”

当然,《风筝》作为“谍战剧”最后的巅峰之作,有着这样的评价,并不意外。

比如《风筝》没有一味地拉低对手的人设,反而剧中的反派角色都是智商在线,例如“影子”就是如此。


《北平无战事》就是正午阳光出品的剧作之一。

作为一部谍战大剧,《北平无战事》的格局很大。
对比一般的谍战剧,它解读的维度很高,从权谋、历史的角度去看对手的溃败,而谍战的元素便镶嵌其中,给观众从小视角到大格局来了一个全方位展现。

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王劲松老师饰演的王蒲忱,尤其是抽烟咳嗽打电话的细节,真的非常传神。
当然,这部剧也并非一点问题没有,比如格局大了,往往显得比较缥缈,让观众可以共鸣的地方少了。

这是导演柳云龙的第一部谍战作品,也是奠定他“谍战剧之父”的成名作。

所以全剧的语言台词都非常的考究、深刻。

比如揪内鬼的戏码、展现摩斯密码、代号等谍战技术,这些都成了后来谍战剧必用的“模板”。

它用人物的成长却揭示时代、人、社会之间的关系,极具诗意与文艺气息。

与《无悔追踪》一样,《红色》在谍战剧中也显得非常“另类”。

尤其是它对特殊年代下的上海弄堂的刻画很是细腻,建构了一个烟火气浓郁的小人物社会。

通过缜密的故事结构、超接地气的人设,《红色》有了危机与悬念交替出现,且反转不断。


《黎明之前》是接棒《潜伏》之后最为成功的谍战大作。
由刘江执导,黄珂担任编剧。

并且,《黎明之前》在剧情上的推动模式很有力度,几乎每集都有反转、高能,每一集的结尾还留有悬念。

值得一提的是,这部剧成就了吴秀波,只是可惜的是,他最终“毁”在了自己的欲望之下。
与吴秀波一样有着精彩表现的还有林永健。

但在《黎明之前》中,他饰演的大反派谭忠恕不仅有血有肉,连气场也拿捏得死死的。

如此注重细节的作品,难怪能拿下金鹰奖,飞天奖,白玉兰等多项大奖。
2、《无悔追踪》1995年上线,评分9.3
这部剧开播的时间很早,最早的时候它还被称为“特务剧”。

彼时,王志文还是小鲜肉一枚,颜值处于巅峰状态。

终于在四十年后,他放弃了自己的任务,并且还到公安局主动自首。


它展示了新中国四十年的时光变迁,通过主角们的切身感受,将那段年代真实地再现出来,让观众回味无穷。
1、《潜伏》,2009年上线,评分9.4
2009年上线的谍战剧《潜伏》,绝对是该类型剧的“天花板”,收视率更是高达5.4%,并由此掀起了一波看谍战剧的热潮,也实现了口碑、收视、利润三丰收,至今难以超越。

有意思的是,这部剧的原著仅有两万字,导演兼编剧的姜伟硬是扩成了四十万字的剧本;但即便这样扩充,整部剧的观影效果却一点都没有注水,情节设置细节条理清晰、逻辑缜密,让看剧的人欲罢不能。

两人不仅要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,有着烟火气,还要假装亲密关系执行任务,“夫妻潜伏”的主线之外,更有一系列的突发事件,让主角的处境逐渐危险。

老戏骨除了演技在线,他们的台词功底也非常强,常常有着一股“玄机”在里面,烧脑程度别提多爽。

但事实上,目前的谍战剧领域充斥着一股“卖脸风”与“无脑风”,要么演员没有演技,靠着一股油腻劲,让观众失去追剧的欲望;要么剧情狗血、雷人,各种穿帮、无脑情节层出不穷。
究其原因,有两点:
一来,如今很多主创团队不愿意对剧本花过多的时间打磨,以至剧情从一开始就拉胯,甚至一直沿用旧的模式,毫无突破,观众也难以提起兴趣;
二来,演员也讲求“快节奏”,甚至没有真正融入角色当中,自然呈现不出打动观众的作品。
当然,谍战剧这个领域不会因此消亡,只是希望后来的创作者能够真正地把心思放在剧本上,我们不求超越经典,最起码也要贡献出对得住观众智商的作品吧!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engola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文章链接:https://www.4baike.com/n/85078.html